公司地址:北京蓝狮在线农产品有限公司
电话:18836426859
传真:400-226-4288
邮箱:595588519@qq.com
集团网址:http://www.iyeclub.com/
2022年,庆元食用菌种植户4243户,年生产量1.27余亿袋,鲜菇年产量10.74万吨。一二三产总产值50亿元,从业人员4万多人。与食用菌相关的企业(合作社)380多家,加工企业80多家,个体工商户1000多家。
800多年前,吴三公发明的剁花法开创了人工栽培食用菌的先河。时至今日,这个在庆元长期被视为支柱的老产业不再拘泥于传统,人们在工厂里发展精深加工,在市场上打造品牌价值,在研发机构里探寻“新吃法”“新用法”。
产业内部的运作结构和外部的竞争环境保持着微妙的均衡与即时的呼应,并由此拓展出过去难以想象的消费版图。
今年春节,一款由浙江百兴食品有限公司推出的预制菜——“金耳花胶鸡”在市场走红,上市当日的销售额就超过了20万元。
“不愁卖,家庭、单位订货都不少。”提到这款预制菜,丽水不少商超的店员也有印象,“一上架就火了,甚至不用我们推荐,很多客人会主动点名买。”
“金耳花胶鸡”是百兴食品在后疫情时代着力打造的新产品,瞄准的是新兴的预制菜市场。
今年首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的预制菜,是把各种食材配以辅料,经预加工而成的成品或半成品,消费者可以跳过洗菜、烹调的环节,通过简单加工加热变身“大厨”。
早已将菌菇融入方便食品、休闲食品、菌类保健品等产业链的百兴食品,对市场新动向的回应很快。2021年,企业组织团队研发“鸡茸蘑菇汤”,先后做了上百次试样,对物料投放的顺序、物料颗粒的大小、烹制的火候、加热时间的控制等几十道工序加以改进,工程师为此跑了10多家工厂定制生产设备,最终成就了汤汁“浓郁绵柔”的口感。
行销环节更为复杂。新产品该率先投向哪类市场才能积累口碑?百兴食品同样没走“先试点再撒网”老路,而是直接选择在一线城市人气最旺的山姆会员店上架,成功一炮而红。此后“土鸡花菇炖鲍鱼”“罗宋汤”“红菇奇珍菌菇汤”和自热小火锅等即食菌菇系列产品不断面市,一套组合拳下来,百兴出品的预制菜在市场站稳了脚跟。
“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生产策略,是我们的‘基础打法’。”董事长吴其耀告诉记者,企业不仅有高效的自动化生产线,还建立了针对个性化需求的柔性生产线,随时调整产品内容推陈出新。
占得先机的基础,源自研发实力。“我们建立了有独立法人的研发中心进行菌种与产品的开发,科研设备投入超过3000万元,每个月至少研发20多个新品。”吴其耀说。如今,这个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已晋级“国字号”,成为食用菌行业的“科研大脑”。
除了走进千家万户的餐桌,菌菇还是重要的中药材原料。在浙江,每卖出10盒破壁灵芝孢子粉,就有一盒是浙江方格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
灰树花胶囊、破壁灵芝孢子粉、千菌花、猴头菇饼干、灰树花牙膏……在方格药业展馆蓝狮在线,“食用菌精深加工”这类术语被一件件产品具象化。
而在虫草菌丝体培育车间,斜面接种的16瓶野生冬虫夏草菌种的培养皿正在智能化的无菌摇床车间中匀速繁殖。“经历72小时繁殖后,这些菌液不断的注入不同体积的种子罐,经过三级发酵培养出虫草活性成分,最后干燥成虫草菌粉。”生产车间主任沈永侠介绍道。此外,方格药业建有药品GMP生产车间和保健食品、功能性食品10万级净化车间,掌握着先进的药食用菌萃取纯化技术,天然原料提取物多糖的年出口已达100吨。
“我们正在更新提取车间的生产线月底完成改造,把药用原料的提取产能再提高三倍。”总经理范建东说,新冠疫情的发生促使人们更加关注健康,这对方格药业而言属于利好,作为一家集原料种植、产品研发、生产加工及市场营销一体化的科技型企业,方格药业建立了完整的药食用菌产业体系、生物工程体系和药食用菌产业运用体系,“能及时根据大健康产业的市场变化调整研发方向、优化产品结构。”
作为庆元第一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方格药业将挖掘生物科技医药产业中的“新亮点”视为主攻方向,技术团队在庆元各地调研食用菌种植户的基本情况与技术能力,并建立了通过中国、欧盟、美国、加拿大四地有机认证的灵芝、灰树花、香菇、猴头菇等药食用菌标准化基地,使产品成功跨出国门,即使在疫情期间,企业仍保持着30%的产值增速。
“食用菌类多糖产品属于新蓝海,也是我们今后的重点发展领域。”范建东说,实验室负责破解新技术、新工艺等专业课题,但要实现量产、创造新消费需求,则是涉及产品规划、市场培育、新消费观念普及等诸多领域的系统性工程,难度大得多,“普通消费者其实并不清楚食用菌具体有多少营养成分、能提纯到什么程度、可以产生何种功效。作为生产者,应该通过产品创新提供多种解答。”
“每年为山根村及周边村庄集体增加土地租金收入近20万元,提供2000多人次的就业岗位,辐射带动全乡18家优质民宿、23家农家乐、10多家旅游景点……”这是淤上乡第一家“共富工坊”——方格菌博园的年终总结。
这段乡企合作的故事,始于4年多前。当时,方格药业计划建立食用菌标准化种植基地,经多方考察,选中了以食用菌为支柱产业的淤上乡,最终在山根村打造出了以农旅融合为主线、推动产业赋能的“共富工坊”。
如今,在菌博园的农业基地里,一座座大棚已是鳞次栉比。管理员吴文奇仔细检查了保温帘后,才带着记者走进棚内。在阳光照耀下,棚里的空气格外温热湿润,飘散着菌菇独有的清香,在新翻垦的泥土上,一朵朵灵芝已经探出了脑袋。“泥土下埋着段木,为了确保养分供应,每根段木只能培植一朵灵芝。我们聘请了当地村民负责日常管护,及时摘除多余的灵芝苗。”吴文奇说。
这片标准化种植基地,经过了中国、欧盟、美国、加拿大四地的有机认证,每年出产约60吨灵芝、灰树花,主要作为原料供应给胡庆余堂集团,用于精深加工灰树花胶囊、破壁灵芝孢子粉。在当地的整体运作下,周边乡镇符合标准的食用菌产品全部供往基地,目前年产值已达到3000万元。
今年1月,基地依托现有资源建起了省、市职工疗休养站点——方格菌博园,由淤上乡牵头整合周边屏都、安南、隆宫等乡镇(街道)产业资源,与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庆元县食用菌产业中心、方格药业等共同打造集食用菌领域的“共富工坊”,通过党建共建、资源共享、人才共育、产业共兴的模式促进食用菌品质提升、产业发展,进而打造“耕读·康养”产业带。
依托庆元县高层次人才养研基地和淤上乡共富技能学堂、共富补给站等平台,“共富工坊”还致力于打造技能人才的“全链培养”——根据产业发展、农民就业、干部技能提升等实际需求,把技能培训课堂“搬”进企业车间,或是设立“流动课堂”,培养更多能适应现代农业思维的新农人。
培训、种植、加工、销售全面发力之下,借助全产业链优势,2022年庆元香菇市场的年交易量达4.2万吨,交易额突破23.45亿元,被列入浙江商品国际采购中心创建主体,上榜农业农村部定点市场名单。“共富工坊”的普惠效应,正在不断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