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地址:北京蓝狮在线农产品有限公司
电话:18836426859
传真:400-226-4288
邮箱:7535077@168.com
集团网址:http://www.iyeclub.com/
中信娱乐主管-首选首页根据通告显示,近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开展2021年宜宾市省级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目前检验完成273批次样品,其中合格样品263批次,不合格样品10批次。
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食品包括泥鳅、乌鱼、罗汉笋尖(盐水竹笋)、干制食用菌、包浆豆腐、白酒、包装饮用水、原味酱油等,不合格原因涉及恩诺沙星超标、大肠菌群超标、镉含量超标、苯甲酸及其钠盐的使用、甜蜜素使用、包装饮用水铜绿假单胞菌不合格、酱油中菌落总数超标等。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已责成相关区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立即开展核查处置,督促商家追溯产品来源,采取下架召回不合格食品等措施控制风险;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从严处理;及时将商家采取的风险防控措施和核查处置情况向社会公开。
一、珙县巡场镇综合农贸市场内的珙县巡场姚二娃水产店散装的泥鳅,恩诺沙星超标,生产日期/批号:2021-04-18。
二、珙县巡场镇综合农贸市场内刘瑛散装的泥鳅,恩诺沙星超标,生产日期/批号:2021-04-18。
三、珙县巡场镇综合农贸市场内张家连散装的乌鱼,恩诺沙星超标,生产日期/批号:2021-04-20。
四、长宁县金鸡林场食品厂生产的罗汉笋尖(盐水竹笋),大肠菌群超标,生产日期/批号:2021-04-26)。
五、江安县下长镇彭六妹副食店的干制食用菌(竹荪),镉超标,生产日期/批号:2021-05-02。
六、宜宾市翠屏区紫裕食品厂生产的包浆豆腐使用了苯甲酸及其钠盐,生产日期/批号:2021-05-18。
七、宜宾市江安县江安镇滨江农贸市场内颜强散装的泥鳅,恩诺沙星超标,生产日期/批号:2021-06-01。
八、宜宾市南溪区老沙湾酒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白酒(高粱酒)检测出甜蜜素(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生产日期/批号:2021-05-20。
九、宜宾高凤水业有限公司的包装饮用水铜绿假单胞菌不合格,生产日期/批号:2021-06-30。
十、宜宾诚辉醋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原味酱油,菌落总数超标,生产日期/批号:2021-06-30。
恩诺沙星属于喹诺酮类药物。喹诺酮类药物具有广谱抗菌作用,被广泛用于畜禽、水产等细菌性疾病的治疗和预防。《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兽药最大残留限量》(GB 31650-2019)中规定,恩诺沙星在鱼类中的限值为≤100μg/kg。
恩诺沙星超标的原因可能是养殖户不规范的使用兽药,并不严格的遵守休药期的规定。恩诺沙星类药物的过量摄入可以引起头晕、抽搐、精神异常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影响儿童软骨发育,产生肝脏损伤,引起关节水肿,腹泻、恶心和呕吐等胃肠道反应。
大肠菌群是国内外通用的食品污染常用指示菌之一,食品中检出大肠菌群超标,提示被粪便污染的可能性较大。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酱腌菜》(GB 2714-2015)中规定大肠菌群指标值为:n=5,c=2,m=10,M=1000 CFU/g(不适用于非灭菌发酵型产品)。大肠菌群超标的原因可能与加工原料受污染、产品的灭菌不彻底、企业卫生操作规范执行不严格、包装材料受污染等有关。
镉是最常见的重金属元素污染物之一。镉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慢性蓄积性,长期大量摄入镉含量超标的食品可能会导致肾和骨骼损伤等健康危害。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17)规定,食用菌中镉的限量为≤ 0.2 mg/kg,根据脱水率算得干制食用菌中镉的限量为≤ 2.2 mg/kg。干制食用菌中镉超标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其种植环境受到污染。
苯甲酸是食品工业中常见的一种防腐剂,一般情况下,苯甲酸被认为是安全的,在食品中添加少量苯甲酸时,对人体并无毒害。在食品中添加苯甲酸对霉菌、酵母和部分细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规定,包浆豆腐中不得使用苯甲酸及其钠盐。
甜蜜素(环己基氨基磺酸钠)是食品生产中常用的甜味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规定不允许用于白酒产品中。
白酒中检出甜蜜素(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的原因,可能是企业为改善白酒的口感违规添加,也可能是外购的原酒或调味酒带入,还有可能是企业在生产配制酒过程中造成交叉污染。
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水源性和食源性致病菌,它在水、土壤、食品以及医院等环境中广泛存在,尤其喜欢在潮湿的环境中生长繁殖。铜绿假单胞菌生长代谢过程中可能产生多种内毒素、外毒素等致病因子,人感染后可引起局部化脓性炎症等各种疾病。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包装饮用水》(GB 19298-2014)中规定包装饮用水铜绿假单胞菌指标值为:n=5,c=0,m=0CFU/250mL,包装饮用水铜绿假单胞菌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回收桶清洗消毒不彻底,对产品造成二次污染。
菌落总数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标,用以反映食品的卫生状况。《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酱油》(GB 2717-2018)中规定,同批次 5 个独立包装产品中菌落总数的检测结果均不得超过5×104CFU/mL,且至少3个独立包装产品检测结果不超过5×103 CFU/mL。
酱油中菌落总数超标的原因,可能是生产企业生产加工过程中卫生条件不达标、灭菌工艺控制不严格,还可能与产品包装密封不严、储运条件控制不当等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