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地址:北京蓝狮在线农产品有限公司
电话:18836426859
传真:400-226-4288
邮箱:595588519@qq.com
集团网址:http://www.iyeclub.com/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行业现状及趋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近年来,我国农机流通行业在国家政策的导向之下快速发展起来,并且顺应我国各行各业的整体发展趋势,融入许多科技因素,使得我国农业发展整体呈现良好态势,适应我国人口与地域环境。在新时代背景的映衬下,我国经济、政策方针都做出相应调整,无论从国家颁布的“三农”政策还是农业经济现状来看,农机流通行业的整体效益都有所突破。我国农机行业的未来发展将更具时代特征,前景不可估量。
农机流通是实现农业机械化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也是我国农村市场体系构建的组成部分。我国政府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农耕,也将有关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研讨提到日程上来。自2004年伊始,中央连续六年颁布了六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国家明确提出了“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可见国家对农业、农村、农民相当重视,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养、经济启动与发展,更关系到社会稳定和谐、国家繁荣。[1]
近几年来,国家逐步放宽农业补贴政策,对农机购置补贴的专项资金加大投入力度,2010年已达到130亿元的总量,促进新农村建设的落实。[2]农机总产值连年创新高,农机市场总量预计未来5年内将保持或高于15%的增速。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力执行,农机流通行业的发展将成比例增长。
国内的农机流通行业是由农业机械销售部门组成,由各种经济成分的农机公司、农机市场以及农机生产企业构成的综合性质的行业。农机流通行业在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下逐步演化至今,其服务对象仍为中国的广大农民群体,帮辅务农人员完成农耕过程。随着国家工业化与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农机流通行业呈现了与时俱进的特性,为我国农业的高效生产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我国目前的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发达国家生产状况相比仍有差距,在实现农业机械现代化方面较为落后。我国是人口大国,农业生产必然要朝向规模化方向递进。国家也逐步对农耕活动重视起来,2000―2010年,我国农业机械工业规模企业工业总产值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8%,在这期间,我国早已攀升至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农机生产国,总产值也在不断攀升。[3]我国农机流通行业发展前景向好。
影响我国农机流通行业发展的因素有很多,行业发展进程中喜忧参半:一方面,我们要抓住时机借势进行行业开拓与创新;另一方面,我们要看清局面,认清行业现实,不能急躁冒进,避免产生行业疏漏,影响国家整个产业链的正常运转。
国家粮食供给需求不断,政府也重视农机化生产。而且,我国农业产品进出口贸易呈现逆差趋势,大豆等农副产品进口量逐年增长,已经对我国经济贸易领域造成威胁。我国农业亟待快速发展壮大,补足现代农业生产设备,促进农机流通行业快速发展起来,这对于改善我国农机行业现状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我国政策针对“三农”问题做了重要调整,侧重推进农业发展,改变农业产业现状,提高农民生活。鼓励农民与农业生产组织应用先进的农机设备,加快农业生产现代化脚步。另外,国家施行农机采购补贴新政、实行减免税为农机流通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适度规模的土地集约化经营加速了农业机械化生产。中央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等方式获取土地承包权,通过机械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进而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4]这是农机行业发展的新契机。
我国目前部分农机经营企业的规模较小,达不到为农业提供一整套设备的实力,同时,农机市场秩序不稳、专业性质不强也加剧了农机行业的滞后性,使我国农机流通行业的发展遇到了瓶颈。企业的经营模式与资金规模仍需积极改革,才能适应现代农业生产,紧跟时展需求。
近年来,国家愈加重视农业建设,积极投放人力物力,实施政策导向。在我国农业领域规模化发展的大背景下,随着我国土地政策改革的推进,我国农机行业有着很广阔的发展前景,引来多方投资签署行业战略协议。农机流通行业的发展呈现多元化服务的态势,勇于承担行业责任,并且更具如今网络信息时代的特性。
我国部分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农机企业开始着手为组织化的大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随着国家的进程,土地流转提速,意味着国家土地更加集中化管理。在这一政策背景下,我国北方土地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已经基本实现,南方也正在紧锣密鼓的开展有组织的多渠道式经营谋略,例如:家庭农场、合作社等。[5]与此同时,土地规模化生产与组织结构化客户的形成让农机流通行业的部分企业措手不及,但同时那些勇于创新、实力较强的农机企业反而从中发现了行业机遇,借机实现企业服务升级,拓展销售渠道,主抓大客户服务。
2013年,我国农机流通行业保持了平稳的增长趋势,农机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供不应求,甚至高于传统的机械工业发展速度。根据这一趋势分析可得知我国农机流通行业的发展呈多元化的特征,其明显表现总结如下:首先,与主要粮食作物有关的农业机械由原有的中小型产品转向大型农机产品,例如转向大型农用拖拉机、收割机等,并且对大多数农机产品进行改良升级,效果良好,同时,也有一定的问题产生,我国农机企业急需登记自有专利技术,增强自身竞争优势,脱离一直以来依赖的西方农机技术,着手发展我国专有农机工业产品,这也是时代赋予行业的挑战;其次,粮食作物由耕、种、收环节向收获后处理加工机械转移,可见我国未来对于后者的农机产品的需求量将会加大,我国粮食作物耕种收的农机化水平一直稳步提升,维持市场需求尚可,甚至某些地区的产量激增导致生产过剩,这也与我国农机流通行业的发展息息相关,耕、种、收各个环节都基本实现现代化,通过对趋势的判断,可知农机领域未来的重点将转移至对作物的深加工等农机产品的技术提升;最后,我国的粮食作物的机械化将转向经济作物的机械化,虽然我国经济作物的机械化才刚刚显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伴随着我国经济整体的快速发展趋势,下一步农机化的关键将转至马铃薯、油菜籽、棉花等经济作物的机械化,农机产品也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良和创新,以便能够适应市场动向,促进我国整体农机流通行业的发展。[6]
国家是一个有规划的,国家的发展离不开组织内每一个成员、机构的积极配合。我国农机流通行业作为国家农业领域的一个分支,更是要积极响应国家的产业政策,维护好行业服务与竞争环境。我国农机市场发生了实质性的变革,随之而来的就是农机行业竞争的加剧,同时也考验着我国农机行业的技术研发能力,是否能够跟上行业发展速度,满足农业需求。另外,在国际大环境下,品牌竞争已经打响,各国各行业都在维护自主知识产权与品牌,我国农机企业竞争的关键点也将会转移到品牌竞争上来,会让行业的市场竞争层次得到质的飞跃。
网络时代的到来,促进我国经济建设的脚步加快,同时电子商务平台的搭建也为行业之间无缝隙、一对一的优质服务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农业流通行业发展也必然要融入其中,展现行业功能,提高服务质量。在大数据时代的推动下,企业应用计算机技术收集行业需求的信息,发掘农副产品的生产价值与生产方向。部分农机龙头企业善于运用信息化手段为农村合作社提供优质服务,学习其他行业企业管理策略,优化大客户管理,并且搭建电商网站服务平台,扩大行业推广,提高信誉度,铺设服务渠道,创新思想,勇于争先,为农机企业的未来之路探索新的发展机遇。
通过对我国农机流通行业现状的了解,分析了国内农业发展的迫切要求,提出了改善阻碍农机流通行业发展因素的解决方法,剖析农机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我国农机行业集中度有所提高,农机产品设备更加科技化,农机企业间的竞争日益凸显,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我国农机流通行业发展将呈现崭新局面。通过改善企业管理、扩大经营规模、改善服务内容,将有一部分企业进化成初具规模的、服务于现代化生产的综合性龙头农机企业,为我国农机流通行业的整体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1]中国机械工业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年鉴(2010)[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180-189
[2]白人朴我国“十一五”期间农机化发展趋势及促进政策建议[J].中国农机化,2010(1):102-104
[3]沈立峰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结构性问题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1(19):156-158
[4]刘长荣,刘士光,郑玉才新世纪农业机械化发展趋势与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建设方向[J].高等农业教育,2010(6):167-168
甘肃省果蔬冷链物流发展趋势与突破对策探析 浅析我国果蔬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荆州果蔬冷链物流政策、人才和意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浅析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四川地区冷链物流运营现状及发展趋势调查研究 浅谈果蔬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中国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展望 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冷链物流现状及问题 我国冷链物流现状与发展趋势探析 我国果蔬冷链物流发展对策分析 基于SWOT分析的海南热带果蔬冷链物流发展策略 黑龙江省果蔬冷链物流发展策略研究 河南省果蔬冷链物流研究 顺丰速运果蔬冷链物流研究 医药商业物流现状及发展趋势 高校快递物流现状及发展趋势探析 我国果蔬贮藏保鲜现状及展望 传感器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3-09-27.
[7] 陈镜羽,黄 辉.我国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冷链物流现状与发展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5(6):179-183.
[8] 王璀一.电商争相进军生鲜市场冷链物流和保鲜仓储成考验[EB/OL].,2014-02-27.
[12] 郭楠楠,郭 坦.聊城超市现盆栽蔬菜:食用观赏两不误[N].聊城晚报,2014-11-26(9).
吉林省是我国农业大省,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占吉林省经济比重的绝大部分,农业经济的发展状态直接影响了吉林省整体的经济情况,进而影响全省广大农村人口的生活状态。因此,对农业经济发展趋势进行探讨,有助于进一步对各项经济活动进行调整,从根本上实现吉林省经济的飞速发展。
“地广人稀”曾经是对吉林省农业经济发展条件的简单概括,但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农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发展,单一的种植粮食型农作物使农业能够实现的经济效益越来越有限。吉林省政府以及农村经济管理部门,开始对吉林省农业的经济发展进行改革和创新,其中即包括农业生产方式放慢的创新,也包括经济组织的整改等。吉林省农业经济的改革创新发展有风险也有机遇,因此要建设新型农业产业体系、新型农业生产体系、新型农业运营体系,合理运用农业政策,快速有效的进行农业现代化建设,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力,转变以往农业的发展方针,最终实现吉林省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增长。
在不断进行农村经济改革过程中,优化农业经济结构成为经济发展中最明显的趋势,从传统农业的粗放型生产方式,到现代农业的集约型生产方式,经济结构由个体经营转向合作社和企业经营形式;从种植单一的粮食作物到实现农村土地的立体化应用,经济结构由扁平化模式转为多元化模式。目前,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体现在绿色农业的建设方面。首先,吉林省农产品进出易额在逐年增长,而农产品生产标准与国际要求相差甚远,进行绿色农业生产成为进一步提高进出口贸易利润之必须;其次,应环保规划和城市生活的需要,粮食作物和蔬菜已经不是城郊区农业生产的主要项目,很多农户以及农业企业开始转向果树种植园和花卉种植园、农村休闲娱乐项目的建设,这不仅节约了大量的土地资源,而且实现了环境保护的目的,更使农村经济有了新的发展空间。
现代经济发展将各个行业之间的隔阂逐渐消除,跨行业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农业发展也需要应对这个趋势。从农业经济本身发展的需求来看,参与金融经济发展,将农业经济发展与金融结合起来,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之一。首先,吉林省农业企业和农户个人在农业经济项目的经营中需要大量的资金,融资活动势在必行,这是农业金融发展的契机;其次,国家对农业经济发展以及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出的构想中,有关于金融介入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容。
当今社会是信息时代,信息技术介入各行各业的发展并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农村经济发展中也是如此。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促进农村经济利润的提升,表现在很多方面。吉林省提出“智慧农业”发展战略,从2013年开始,加大智慧农业建设示范项目,并把实现农业智能化生产、农业与物联网融合发展确定为主要发展方向。目前,吉林省己经建成了智慧农业综合服务平台并开发了玉米、水稻两个产业物联网技术服务系统。通过“一台二系统”可以远程直观地查看作物长势、土壤墒情、预警病虫害、组织实施病虫害统防统治等工作,实现了农情监控、生产管理、信息采集的信息化与自动化。
绿色农业的发展不仅是农业企业以及农村个体劳动者的责任,而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尤其是与农业相关的社会服务业的参与,例如,酒店建筑和管理、导游服务、销售等。因此,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建设绿色农业,需要从全面调整农业经济发展的配套设施入手。对吉林省广大农村进行村容整体建设、修建道路、规划旅游区项目等。
农村经济发展中,金融活动的加强需要商业银行的介入,鼓励商业银行参与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应积极鼓励商业银行在广大农村地区设立办事处或者银行网点,深入农村了解农业经济发展状况,为农业经济提供适合的金融产品,与农业企业达成深度合作,以实现农业金融的进一步发展。
农业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各级政府应该加大资金投,并争取把涉农专项资金向农业信息化倾斜。同时,政府有关部门应建立起多元化的投资渠道,鼓励社会资本向农业信息化投入,促进农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综上所述,吉林省农业经济发展表现出明显的经济结构优化趋势,金融参与农业经济发展势在必行,而信息技术的介入则会给农业经济活动带来更多的帮助。优化农业经济发展的配套设施、鼓励商业银行参与农业经济建设,并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进行资金和技术的投入,能够使农业经济实现健康快速发展。
[2]刘宏.浅析农业信息化背景下的吉林省农业经济发展策略[J].现代交际,2016(06):123-125.
经济波动是商业周期理论研究的主题。商业周期(Businesscycle)经典性的定义是由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创始人Burns和Mitchell(1946)作出的:“商业周期是指在主要按商业企业组织活动的国家的总体经济活动中看到的一种波动:一个由许多经济活动几乎同时扩张,随之而来类似的普遍衰退、收缩以及与下一个周期的扩张阶段相连的复苏所组成。这种周期性变化的顺序反复出现,但并不确定发生的时间。”这种表述意味着商业周期波动中存在着经济变量时间序列中数据的协动性(comovement),即各种经济活动一起上升和下降,表现在宏观经济统计数据中的各种产出等经济变量的同步变动。像Mitchell所描述的那样,Keynes(1936)则对商业周期中的另一种现象进行了研究,即商业周期波动的差异性(非对称性)。更近的研究用一些数学工具和时间序列数据对协动性和差异性进行了较为精细的分析。Stock和Watson(1989,1991,1993,1999)的一系列论文中估计了一个线性动态因素模型,发现了不同宏观经济之间的协动关系。他们使用几个宏观经济变量时间序列数据,抽象出一个简单的不能观察到的变量,并把这一变量同美国商业局的合成指数比较,发现了两者之间惊人的相似,尤其是在商业周期的时间轨迹上。JamesHamilton(1989)使用单变量的非线性模型来解释差异性(非对称性),发现美国GNP增长率趋势函数可用一阶Markdv过程在两种不同状态之间的转换来表示,这两种状态反映了商业周期的动态,一种状态是正向的经济增长,另一种状态是负向的经济衰退。Diebold和Rudebusch(1994)研究突出了协动性和差异性(非对称性)是商业周期的重要特征。尽管随后的学者进行了相关问题的更多研究,但是,目前他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第二、三产业领域,特别是在第二产业上。其主要原因是第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于第一产业,第一产业即农业对整个国民经济波动的影响力相对较小。对于现代工业国家或发展中国家的工业等省份尽管如此,但是对于农业大国,特别是农业大省来说情况并不完全是这样。为此,本文将以湖南为例,从经济周期波动的协动性和差异性特征考察农业大省农业经济波动与国民经济波动之间的关系,研究农业大省国民经济运行中农业经济增长的波动特征及其一般规律,以便为农业大省国民经济的增长更好地发挥农业经济的基础性作用,以及实施农业大省转化为经济强省战略提供参考。
从经济变量的时间序列值分析,经济波动特征表现为两种状态:短期特征与长期特征。短期特征主要是指每一个经济周期的波动状态;长期特征是指超越短期,两个或两个以上经济周期的波动态势。(一)长期波动测定分析迄今可用于经济波动长期特征的测定方法或模型很多,主要有:萨缪尔森乘数———加速数动态模型、卡尔多非线性动态增长模型、希克斯非线性乘数———加速数动态模型、斯卢茨基和卡莱茨基的随机经济周期模型、混沌理论模型、实际经济周期模型等。这些不同的模型来自于不同的经济思想和经济理论,其测定结果是有差别的,我们在本文中选择了萨缪尔森线性乘数———加速数动态模型。这是一个带有动态时滞结构的模型。其中,投资函数是一个二阶差分方程。乘数基于边际消费倾向,加速数基于特定时期的生产技术水平。这个模型的特点是:当有一个初始的外生扰动时,在不同的参数域下,动态系统可以产生增幅的发散振荡、减幅的衰减振荡和等幅的周期振荡。这就是说,在特定的参数域内,经济体系将呈现持续性的波动趋势。(二)短期波动测定分析从发展和演变的动态过程来看,经济周期一般可划分为古典周期和现代周期两大类。古典周期是指经济的主要指标表现为绝对下降,即负增长趋势。现代周期主要表现为增长周期,是指经济的主要指标表现为绝对上升,即正增长趋势。对于增长周期可以按两种方法进行考察,其一是阶梯周期分析方法,其二是离差周期分析方法。阶梯周期是指经济增长速度的周期波动,是最基本意义上的增长周期。在处理方法上,它是把各经济活动水平指标的各期数值同前一期或前若干期的指标数值进行对比所得到的速度指标在时间上的波动来描述增长周期波动。离差周期是指各经济活动水平指标的数值对其特征值的相对偏离程度在时间上的周期波动。在指标的处理方法上,它要求首先消除序列的季节波动,然后求出序列在各期的特征值,最后求出其相对数,并对所得相对数进行平滑处理。两种方法的研究,其结果是有差别的。本文采用阶梯周期分析方法,引进以下参数:波动幅度、波动系数、波动高度、波动深度、平均位势、扩张长度、收缩长度。其中波动幅度即振幅,是指每个周期内经济增长率上下波动的离差,它是反映经济增长稳定性的一个重要指数,振幅越大,说明经济增长越不稳定,其分析方法是计算每个周期内经济增长率波峰与波谷的落差即振幅等于波峰的经济增长率减去波谷的经济增长率。波动系数是指国民经济实际增长率围绕长期趋势上下波动的量值,它是衡量周期波动幅度对历史增长趋势偏离程度的标准化指标,波动系数的绝对值越大,说明实际经济增长率偏离长期趋势的程度越大,经济增长越不稳定,反之,经济增长相对稳定。其计算分式为:,其中,式中!为波动系数,y为实际经济增长率,y为y的算术平均值,为标准差,n为实际值的样本数。波动高度即峰位,是指每个周期内波峰的经济增长率,它表明每个周期经济扩张的强度。波动深度即波谷,是指每个周期内波谷的经济增长率,它表明每个周期经济收缩的力度。平均位势即波位,是指每个周期内各年度平均的经济增长率,表明每个周期经济增长的总体水平,其计算公式为平均位势,其中xn为报告期实际增长率,x0为基期实际增长率,n为报告期距基期的年数。扩张(或收缩)年度是指每个周期内扩张(收缩)期的时间长度,它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本研究使用农业总产值增长率和GDP增长率等统计指标。
所谓长期本文指的是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即1955年至1976年为第一个长期,从1977年至2003年为第二个长期。根据萨缪尔森的经济波动理论,引进萨缪尔森乘数———加速数动态模型。1)为产品市场的均衡公式,即收入恒等式,为了方便,也不失一般性,假定政府购买为外生变量。(2)为简单的消费函数,它表明,本期消费是上一期收入的线性函数,其中b表示边际消费倾向。对于第一个长期,根据湖南统计年鉴,1955年全省农村总消费为21.74亿元,全省农业总产出为25.83亿元,而76年全省农村总消费为46.54亿元,全省农业总产出为76.44亿元,因此,b=Vc/Vy=(46.54-21.74)/(76.44-25.83)=0.49,说明湖南在第一长期内的农村消费比重偏小,亦即国民收入中消费小于积累。而对湖南第二个长期,根据湖南统计年鉴1977年全省农村总消费为52.11亿元,全省农业总产出为77.59亿元,而2003年全省农村总消费为1067.23亿元,全省农业总产出为1425.44亿元,因此,b=Vc/Vy=(1067.23-52.11)/1425.44-77.59)=0.75,说明湖南在第二个长期的农村消费比重偏大,亦即国民收入中消费大于积累。(3)按加速原理依赖于本期和前期消费的改变量,其中V为加速数。在第一个长期,根据湖南统计年鉴1955年全省农村总投资为0.75亿元,而1976年全省农村总投资为6.53亿元,因而,v=VI/VY=(6.53-0.75)/76.44-25.83)=0.11。而第二个长期,根据湖南统计年鉴,1977年全省农村总投资为7.59亿元,2003年全省农村总投资为355.06亿元,因而,v=VI/VY=(355.06-7.59)/1425.44-77.59)=0.26。虽然改革开放后农业经济增长中的加速数要大于改革开放前农业经济增长中的加速数,但是,这两个系数均小于1,说明湖南农业收入的增长用于农村净投资的比例偏小,更多的农业收入被用于其它产业,说明农业大省的农业起着支撑其它产业发展的作用。(7)与(11)分别代表着湖南农业在第一个长期与第二个长期经济增长的总体特征。说明湖南农业经济在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内呈现出单调递增并趋向于每一个时期的均衡值,表明湖南农业在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主要由于其农业生产制度的重大变革使得其经济的“增长力”迅速增强,初始呈现出爆发性增长状态,但随后随着该制度的逐步完善,其经济的增长率又逐步趋弱,因而其“稳定性”逐步增强。说明制度创新在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根据经济增长速度的高低,持续时间的长短,扩张和收缩的转变点等特征,我们对湖南自1955年至2003年①农业即农业总产值增长率进行描述,从而得到湖南农业经济增长变化的路径,即农业经济波动的基本轨迹。我们按照一个标准的经济周期包括两个时期(收缩与扩张时期),四个阶段(衰退、萧条、复苏和繁荣四个阶段)和两个转折点(经济由繁荣阶段转入衰退阶段的关键点和经济走出萧条阶段开始复苏的关键点)的基本原则,将湖南农业1955年至2003年的49年间经济波动大致划分成9轮周期,如表1。以下根据表1采用阶梯周期分析方法,引进相关参数定量分析湖南农业经济增长过程中9轮周期的增长率波动状态。湖南农业经济周期性波动存在以下特征:第一,湖南农业9轮周期平均波动幅度为21.91个百分点,波动系数为1.05,总体呈现为强幅型,它表明每个周期内经济增长高低起伏剧烈,其经济增长处于极不稳定状态,说明农业大省农业经济运行随机因素的影响很大。第二,湖南农业9轮周期波动高度平均值为22.09,总体呈现为高峰型,说明每个周期经济扩张能力强盛,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前4轮周期更为显著。第三,从波动深度来看,湖南农业所经历的9轮周期,其中前3轮均为古典型,表明其经济活动的绝对水平有规律地出现上升和下降的交替和循环,从第4轮开始,除了第8轮外开始转向增长型周期,表明其经济活动的相对水平有规律地出现上升与下降的交替和循环。其中第8轮周期表现为古典型的主要原因由于自然环境的影响,1998年、1999年湖南连续发生特大洪灾。第四,波动的平均位势由中位型转向高位型,改革前的4轮周期(1955—1976年)农业增长率年递增平均值为6.28%,改革后的5轮周期(1977—2003年)农业增长率年递增平均值为11.24%,比改革前上升了4.96个百分点。这表明,湖南农业在克服“大起大落”中总体增长水平有了显著提高。第五,波动的扩张长度平均值为2.22年,而收缩年度的平均值为3.33年,扩张长度与收缩长度之比为0.67总体呈现短扩张型,表明农业经济扩张的持续性较弱,稳定性较差。
首先,采取上述相关问题同样的研究理论和方法,我们分别得到湖南1955年至2003年国民经济增长变化的路径即国民经济波动的基本轨迹,如图2,和湖南国民经济从1955年至2003年波动的9轮周期,如表3。以下根据阶梯周期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其结果由表4给出。对表4作进一步分析,湖南国民经济周期性波动平均波动幅度为20.02个百分点,波动系数平均为0.84个百分点,总体呈现为强幅型;波动高度平均值为22.65个百分点,总体呈现为高峰型;从波动深度来看,其9轮周期中改革开放前基本属于古典型,改革开放后的5轮周期均属于增长型;波动的平均位势均处于高位型;波动的扩张长度与收缩长度之比为0.89,总体呈现短扩张型。
第一,从长期来看,湖南农业经济波动与国民经济波动具有相同的发展趋势,即均从制度变革的始初的爆发性增长逐步趋向稳定性增长,呈现出增长力趋弱,稳定性增强的状态。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影响经济增长的两个最重要的因素即边际消费倾向和加速数,特别是加速数偏小的制约,使得农业经济与国民经济的增长的潜力不足。说明农业大省经济增长严重受到投资不足的影响。此外,这两者的相关度我们还可以根据表1和表3的数据建立国民经济增长率(Y)与农业经济增长率(X)之间的线性关系Y=a+bX模型进行分析,建国以来,湖南农业经济波动与国民经济波动的同步相关性十分显著,通过计算并检验。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55,说明农业大省农业经济波动对国民经济波动的同步影响十分明显。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农业大省长期以来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的组成成分中所占的比重较大,而且即使第二、三产业的增长降低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成分,但是,由于其中的第二、三产业的增长对农业的依存度较高,农业经济的波动一方面直接冲击着增长中的国民经济,同时通过农业经济对第二、三产业经济的直接冲击而又一次间接冲击着增长中的国民经济。第二,从短期来看,两者的周期性波动非常明显,两者的波动周期基本同步,尤其改革开放以来,即1977年以来其波动周期完全一致。两者的波动高度非常接近,两者都是由古典型周期转向增长型周期的发展过程。两者的波动幅度都存在改革开放后比改革开放前有所减缓的趋势,而且这种趋势在随后表现得越来越明显。说明各种因素对农业经济波动和国民经济波动的影响程度有所降低,农业大省的经济运行逐步走向平稳状态。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市场机制的逐步完善和政府政策及其调控的有效性不断增强,以及依靠科技力量而克服自然因素的负面冲击的能力不断提升,使得各种影响农业经济波动和第二、三产业经济波动的因素逐步走向趋同,从而引致农业经济和国民经济从初始的不稳定状态逐步趋向稳定状态。
第一,从长期来看,虽然湖南农业经济波动与国民经济波动具有相同的发展趋势,但从其波动过程来看,存在着不同的特征。农业经济总体上表现出长期较稳定增长的状态,而国民经济总体上表现出长期较不稳定增长的状态。这种特征主要是受到了国民经济的其它构成成分,即第二、三产业经济不断增长的冲击。第二,从短期来看,农业经济的绝对波动幅度和相对波动幅度(即波动系数)均比整个国民经济的对应值高,说明农业大省农业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明显低于国民经济增长的稳定性,一方面表明农业大省的农业经济增长率除了同样受到制度或政策以及科技进步的影响外,同时更重要的是受到来自气候条件等自然因素的冲击,导致农业经济的波动性高于国民经济的波动性。另一方面表明农业大省国民经济的其它构成成份,主要是指第二,三产业的增长起到了平缓或者说烫平国民经济周期性波动幅度的积极作用。此外,农业经济的平均位势为9.35个百分点,较整个国民经济的平均位势11.65个百分点低2.3个百分点,说明农业大省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有逐步下降的趋势,国民经济在克服主要由于农业经济引致的“大起大落”中总体增长水平有明显提高的趋势。
湖南作为农业大省,对农业问题十分重视,始终强调必须稳定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然而,建国以来,农业基础地位的脆弱性却没有得到彻底改观,很长一段时间内,农业经济的波动对国民经济的整体波动起到了引致和助推作用。虽然随着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下降,这种引致和助推作用有所减弱,但对于一个农业大省来说,这种影响依然存在,并将持续较长的时间。因此,我们认为:
1.建立系统的国民经济运行监测预警体系,加强对国民经济波动状态的预测,及时了解和准确掌握影响国民经济波动的各种内外因素,特别是各时期经济运行中的消费、投资、价格、货币及其外贸等影响经济波动的内生因素的变化规律及其内在联系。加强农业大省经济增长中的长期波动趋势与短期波动趋势的分析和研究,利用经济波动不同阶段的特点,顺应经济波动规律制定相应的对策,积极有效地实施对经济波动趋势的调控,防止由于各种因素的随机变化而产生的对农业大省整个国民经济的冲击。
2.继续重视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农业稳定是农业大省整个国民经济稳定的基础,农业的增长制约着第二、第三产业的增长。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第一产业比重的下降是必然的,但这种趋势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必须以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为前提。因此,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的现代化水平;充分有效的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以确保农业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在分析了消费需求快速增长、生产成本提高、货币供给增长过快、国际市场基础性产品价格普遍上涨等因素对物价的共同作用基础上,我们利用模型对未来物价走势进行了模拟预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2008年CPI仍存在很强的上升趋势,即使考虑紧缩性政策的滞后作用和全球经济增速减缓的不利影响,全年CPI仍将保持在105.5左右的较高水平。因此,有必要采取政策措施稳定物价,并针对结构性物价上涨所反映的深层次矛盾,建立健全保障供求基本平衡和稳定物价的长效机制。
在1992年1月至2007年12月区间月度增长率数据基础上,我们以经济周期理论为基础建立了计量模型,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IPI)、生产资料价格指数(PPI)、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GR)、城镇固定资产投资(TZRG)、货币供应量(M1)等指标进行模拟预测分析,结果显示:在考虑到已出台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滞后影响和全球经济衰退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的条件下,2008年CPI仍将保持1999年以来的强劲上涨趋势,全年CPI有可能在105左右,但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和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在年初反弹后将回归持续下降状态。
在1999年1月―2007年11月数据基础上,我们将CPI、生产资料价格指数(PPI)和生活资料价格指数(LPI)及其分类产品价格指数分解为三部分:中长期发展趋势、中长期波动和短期波动,根据中长期发展趋势、中长期波动和短期波动的高阶差分方程(VAR)进行趋势外推,得到各种价格指数2007年12月―2008年12月的外推趋势值,然后依据分类产品价格在总指数中的权重合成为总指数,结果显示:CPI及其食品、居住和医疗保健等分类消费支出价格仍将保持较强上涨趋势,PPI及其分类产品出厂价格指数继续保持下降状态,生活资料及其分类产品出厂价格指数保持相对稳定状态,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将保持逐月小幅度回落态势。
1、CPI及其分类支出价格仍将保持较强上升趋势。趋势外推结果表明,2008年CPI仍将保持较强上升趋势,月度同比CPI将从2008年1月的106.4提高到5月的106.9,下半年有所回落,但保持在106左右,全年CPI为106.3。从分类支出看,交通通讯价格指数持续上涨,从1月的98.8提高到12月的99.5,全年平均为99.1。居住及服务价格指数小幅度回落,从1月的105.6下降到12月的104.4,全年平均为105.1。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价格指数小幅度上涨,从1月的102提高到12月的103.8,全年平均为103。食品价格指数在上半年继续上涨,平均为117.9,下半年回落,全年平均116.7。文教娱乐价格指数继续保持逐月回落态势,从1月的99.4下降到12月的97。医疗保健和烟酒价格指数相对稳定,分别保持在103.1和101.8左右。衣着价格逐月小幅度提高,从1月的98.8提高到12月的100.3。即从趋势外推看,八类消费支出价格中只有文教娱乐价格继续下降,其他七类均保持上涨状态和下降幅度缩小,其中食品、居住和医疗保健三类支出价格仍将保持较高上涨状态。
2、PPI及其分类产品出厂价格仍将保持下降趋势。趋势外推结果表明,2008年PPI总体呈下降状态,月度同比PPI将从2008年1月的104.3下降到12月的101.8,全年PPI平均为103。从分类产品看,采掘业产品出厂价格指数持续回落,从1月的102.7下降到11月的90,12月反弹为95.2,全年平均为97.2。原材料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指数也呈逐月回落态势,从1月的107.7下降到12月的103.9,全年为105.9。加工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指数上半年稳定在102.6左右,下半年回落到102以下,全年平均为102.2。即从趋势外推看,2008年生产资料出厂价格指数及其分类产品出厂价格指数基本保持继续下降状态。
3、生活资料及其分类产品出厂价格相对稳定。趋势外推结果表明,2008年生活资料出厂价格指数相对稳定,上半年稳定在103.8,下半年基本稳定在103.7,全年PPI平均为103.7。从分类产品看,食品出厂价格指数持续回落,从1月的109.4下降到12月的108.4,全年平均为108.9。衣着类产品出厂价格指数相对稳定,1-12月基本稳定在101.2左右。日用品出厂价格指数全年基本稳定在102左右,耐用消费品出厂价格指数继续小幅度攀升,从1月的99.4提高到12月的100.4,全年平均为99.9。总体看,2008年生活资料及其分类产品价格指数相对稳定。
4、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将保持小幅度回落状态。根据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出厂价格指数的趋势外推结果和两者在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中的权重,我们得到按分类产品价格趋势外推结果计算的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预计2008年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将保持逐月小幅度回落态势,从1月的104.2下降到12月的102.3,全年平均在103.2。
在1992年1月至2007年12月区间月度增长率数据基础上,我们以经济周期理论为基础建立了计量模型,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IPI)、生产资料价格指数(PPI)、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FR)、城镇固定资产投资(TZRG)、货币供应量(M1)等指标进行模拟预测分析,结果显示:(1)在政策中性及外部环境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CPI全年增长6.55%;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和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年初继续反弹,但此后回归持续回落状态,全年平均上涨幅度分别为3.46%和6.22%。这一结果与分类产品趋势外推结果基本一致。(2)在考虑到已出台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滞后影响和全球经济衰退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的条件下,2008年CPI仍将保持1999年以
来的强劲上涨趋势,全年CPI涨幅有可能在5%左右,但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和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在年初反弹后将回归持续下降状态。
1、基准预测结果。基准预测的前提条件是:假定国内经济保持当前平稳增长,不考虑已出台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滞后影响,2008年宏观经济政策保持中性,世界经济不发生明显衰退。在此条件下模拟预测的结果为:预计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在消费需求快速增长、中长期发展趋势持续攀升和货币供给快速增长等因素作用下维持上涨趋势,全年涨幅将达到6.55%;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和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年初继续反弹,但此后回归持续回落状态,全年平均上涨幅度分别为3.46%和6.22%。
2、中间情形预测结果。鉴于2007年12月25日和2008年1月央行连续两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共计1.5个百分点,2008年货币供给增速必然下降,并对价格及经济增长产生紧缩效应,假定紧缩基础货币会导致M1增速下降1个百分点,同时2008年出口增速回落到20%或比2007年出口增速下降5个百分点,即基础需求(出口和国内消费,2007年二者比例大约为1:1)增速下降2.5个百分点,从而引致工业增加值增速下降一个百分点,但不考虑次贷危机影响及全球经济出现衰退情况,在此条件下利用模型进行模拟分析,结果显示:工业增加值、投资、消费和M1增速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CPI涨幅出现小幅度下降,全年平均为6.29%;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和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出现较大幅度下降,2008年11月出现负增长,全年涨幅平均水平分别为2.09%和4.77%。
3、全球经济增速下降情形预测结果。2007年1月以来央行已连续11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共计提高了6个百分点,这种紧缩措施必然对后续货币供给增速产生收缩作用,至少2007年6月以来的7次准备金率上调会直接引致2008年的货币供给增速下降。同时,美国次贷危机影响的深度和广度超出早期预期,有引发美国经济及全球经济衰退的可能,这对我国出口及经济增长必然会产生负面冲击。假定紧缩性货币政策导致2008年货币供给增速下降2个百分点,全球经济减速或衰退使我国出口增速回落到15%左右,工业增加值增速因此下降2个百分点,在此条件下利用模型进行模拟分析,结果显示:工业增加值、投资、消费和M1增速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CPI出现较大幅度下降,全年涨幅平均为5.5%;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和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出现较大幅度下降,2008年8月出现负增长,全年涨幅平均水平分别为0.75%和3.09%。
除国内紧缩性货币政策和美国次贷危机等外部冲击外,我国物价还面临其他外部冲击,最为重要的是2008年1月发生的雨雪灾害,2008年1月分类产品价格趋势外推得到的CPI和PPI,以及计量模型预测的1月份CPI、PPI及IPI,均低于已公布的1月份实际物价水平(分别低0.7、0.8和2.2个百分点),说明雨雪灾害对物价的影响很大。考虑到雨雪灾害在2月份基本结束,对物价的直接影响主要体现在1-2月份,以后随着工农业生产的恢复,其影响会逐步弱化,但由灾害带来的农业减产和基础设施投资需求的增加,对3月份以后的CPI和PPI仍将持续发生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抵消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滞后影响和国外需求增速下降的负面冲击。当然,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还不确定,有可能引发全球经济衰退,对我国出口增长的影响可能更大,对我国经济形成的冲击更为严重;全球经济衰退导致的需求减少,还会引致农产品、原材料和石油价格的回落,间接引致国内相关产品价格下降。综合考虑两方面的因素,我们认为,2008年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在年初反弹后,依然将回归持续下降状态,但2008年CPI仍将保持较强的上升趋势,预计全年涨幅在5.5%左右。
从我国经济运行的周期性波动规律看,2007年我国经济增长已达到周期性运行的高峰,2008年GDP增长率将进入周期性下降阶段,季度GDP增长率从2007年第三季度开始已进入小幅度回落状态,但我国居民消费价格仍保持较强的上涨势头,2008年有可能出现“经济增速下降、CPI上涨”的局面。这一现象与20世纪80年代美国出现的“滞胀”不同,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增长阶段,GDP增速回落、但仍处于高增长状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但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和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回落,并未出现全面通货膨胀现象。同时,物价上涨、特别是食品价格上涨是在6年(1997-2003年)长期通货紧缩之后出现的,带有很强的恢复性上涨特征,而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特征是消费启动滞后于投资和GDP增长率,与消费增长基本同步的CPI在经济增长达到高峰之后继续上涨,是正常现象。从影响因素看,物价上涨存在合理和有益的一面,如农副产品价格上涨有利于解决部分农副产品供给不足问题,理顺扭曲的供求关系;劳动成本提高推动了服务价格的上涨,但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有利于理顺初次收入分配关系;原材料与燃料动力等资源性产品价格上涨,也是迫使企业节约资源、改进技术、通过市场对企业进行优胜劣汰的基本途径。但我们更应看到物价上涨的不利方面,在采取政策措施稳定物价时,要针对结构性物价上涨所反映的深层次矛盾,着重理顺体制,建立健全保障供求基本平衡和稳定物价的长效机制。
由农产品价格上涨引发的食品价格上涨是近年来CPI和生活资料价格上涨的主要拉动力量。农产品价格上涨由多方面因素导致,但肉蛋等部分产品供给不足是关键,特别是2006年猪、牛、羊存栏数减少,说明目前我国农产品的供应保障机制存在缺陷。我国人多地少,满足结构不断提高的居民食品消费需求,粮食生产是基础,农副产品的作用与重要性日益提高,建议将农副产品的供给保障提高到与粮食安全同等重要的定位,建立预警机制和系统的保障扶持机制,将主要农副产品、特别是生产周期较长的农副产品供求纳入监控与扶持系统,避免再次出现重要农副产品生产大幅度减少现象。短期内应继续保持对肉蛋产品生产的扶持政策,尽快增加供给,确保农副产品供应渠道畅通。
(二)增强对全球资源性产品生产与供给的参与力度,提高我国在资源性产品国际市场定价中的话语权
石油、矿产品、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化工原料等原材料与燃料动力价格上涨是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主要拉动力量。我国经济正处于新的重化工业化阶段,消费结构升
级引致的经济结构升级会持续到2020年,经济发展对资源性产品的需求规模将持续扩大,因国内储量有限,资源性产品的供给缺口将持续扩大,国内需求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会持续提高。同时,由于其他新兴国家对资源性产品的需求也将不断扩大,全球资源性产品价格上涨是长期趋势。为保障供应安全,建议通过多种渠道增强我国对全球资源性产品生产与供给的参与力度,这是确保我国经济能够可持续快速增长的战略需要,也有利于提高我国在资源性产品国际市场定价中的话语权,逐步摆脱目前国际矿业与能源集团对我国资源性产品进口漫天要价的被动局面。
近几年我国贸易顺差大幅度增加,未来2-3年顺差还会保持扩大趋势,外汇储备也将继续增加,由外汇储备增加引致的货币供给过快增长依然存在。为缓解资金流动性过剩和货币供给过快增长对物价上涨产生的压力,建议2008年继续扩大人民币汇率升值的空间,进一步拓宽外汇储备资金运用渠道,继续鼓励有条件国内企业的国外投资。
(四)加快医疗保障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完善教育体制改革,抑制服务价格过快上涨势头
近年来农村义务教育实行免费,文教娱乐消费支出价格下降,应尽快落实城镇义务教育免费措施,严格监督高等教育收费,防止文教娱乐消费支出价格反弹。同时,应加快城镇医疗保健体制改革,扩大对农村基本医疗卫生体系的财政投入,尽快抑制医疗保健服务支出价格过快上涨的势头。
房地产和股市等资产价格的泡沫化不仅危害经济健康运行,也对物价上涨推波助澜。近几年房地产价格持续过快增长,经过多次调控尚未遏止,部分区域房地产市场已集聚了大量泡沫;股指也出现较大幅度上涨,最近经过调整后,许多股票依然存在估值偏高的现象。为防止国内资产价格泡沫化,避免资产价格泡沫化拉动物价过快上涨,2008年应进一步加强对房地产和股市的调控力度,规范市场秩序,严厉打击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交易中的非法炒作行为。
1.调查目标市场的农村经济现状首先,收集目标市场(县、乡或镇)的概况,包括其范围内的自然状况,例如其面积占城市面积的比例,人口数量和结构,农业生产的特点和结构,有何特长及优劣势,宏观发展方向等。其次,调查该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包括第一产业GDP增长趋势,第一产业各行业产值的构成情况,并分析各行业的变化情况,对比发达地区的同类指标,得出存在的差异与发展方向。
2.调查农业生产电力及相关能源消费现状电力消费状况。第—产业各行业的用电量及增长速度,第一产业用电量变化特点及其原因,电力消费特点——典型日负荷特性等。与电力消费相关的能源消费现状,了解在农业排灌、田地作业、收获机械、农产品的储藏、加工、保温、畜牧作业、渔业生产等多用途中,各种能源的主要用途。例如某地区柴油主要用于田地作业及收获机械;煤炭主要用于温室及畜牧作业场所的采暖和保温加热中,汽油主要用于农产品的运输机械,电力主要用于照明、排灌、加工、畜牧、渔业生产中的各种用电设备中。同时了解能源消费的特点,如数量、结构、品种、单耗的变化情况。
3.研究农业生产电力需求了解特定地区的农业发展规划与发展潜力;分析农业生产结构发展趋势;作出农业经济发展分析与电力需求预测。研究第一产业电力需求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农业生产用电量增长趋势分析;负荷特性变化趋势分析,根据电力市场调研预测电力需求。
4.制订竞争策略和市场开拓措施第一产业的竞争策略首要步骤是进行农村电力市场的潜力分析。如农业生产中电力市场的潜力;农业现代化和机械化水平提高带来的潜力;电价降低带来的用电潜力;电能替代其他能源的潜力等,开拓农村电力市场的措施。结合地区特点,制定适宜的农业电力市场的开拓策略,通过技术、经济、法律、管理等多种手段大力推进农村电力事业的发展。加快农村电网的改造,利用技术手段降低损耗;加强用电管理,降低农村电价,加强峰谷电价的宣传,大力推进农村峰谷电价,以优惠的用电政策,扩大电力销售;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加强服务等。
1.调查第二产业目标市场的经济状况在国家连续多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我国加入WTO的形势推动下,宏观经济继续趋好,整体经济实现快速增长。工业增长速度快,工业企业效益显著提高,2002年1—9月第二产业GDP与上年同比增长10.0%,第二产业依然是带动整个经济保持较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主要特点表现在固定资产投资强劲增长,成为带动内需、拉动工业生产增长的主要动力。第二产业的投资增长幅度超过了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其中冶金、化工、机械和轻工业投资增长率都接近或超过50%,一些高耗电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恢复了活力。
2.调查第二产业生产电力及相关能源消费现状电力在第二产业中主要用于动力、照明和加热炉。用能比重较大的行业的能源消费结构中,原煤的比重偏大,电力比重并不高,热力的比重较大。在同一城市、同一时间的第二产业的能源消费调查中,电力占9.5%,列居第四位。这一部分用电量在电力企业总售电量中占57.9%。调查本行业内分类结构的能源消费特征,及电力典型日负荷特性等。同时了解能源消费的特点,如数量、结构、品种、单耗的变化情况,分析能源市场中价格变化对产业内能源消费市场的影响,如煤炭价格的波动对电力市场的影响,国际石油价格的上涨,就有利于电力终端能源消费市场中份额的扩大。
3.制定竞争策略(1)了解特定地区的第二产业经济发展现状,地区内第二产业概况,第二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等。(2)调查第二产业电力及相关能源消费现状;本地区第二产业用电状况;第二产业用电特点;第二产业电力消费结构现状;第二产业分地区用电现状;第二产业用电及负荷特性等。(3)分析第二产业分行业用电需求现状。(4)分析第二产业用电需求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可从多个角度进行综合分析,如从工业经济结构和用电结构分析、从工业大户分析、从产值及产品单耗变化分析、分析经济发展与用电需求的相关性。
1.竞争态势分析第三产业包括:交通运输、商业物资供销仓储、邮电通信、宾馆饭店招待所、房地产、公共事业、卫生体育社会福利、教育文艺广播电视、国家机关、金融保险、科研综合技术服务及其他。
2.制定相应的竞争策略(1)调查分析特定地区的第三产业经济发展及特点。(2)第三产业电力及相关能源消费现状及特点分析。分析本地区第三产业电力消费现状;分析负荷特性(当年年负荷特性、典型日负荷曲线、主要行业负荷特性分析);第三产业电力消费的主要特点;电力在第三产业能源消费中的地位和作用。(3)第三产业电力需求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第三户业经济结构与用电结构比较;第三产业经济增长速度与用电增长速度比较;第三产业经济发展与用电量的相关性分析;典型大户经济增长与用电需求关系分析。
1.竞争态势同前面的市场调查一样,同一座城市,同一时间,电在城乡生活消费能源的构成中占8.3%,列居第四位,这一部分用电在电力企业总售电量中占10.0%。
80年代以来,我国对高新技术发展给予了高度关注,采取多种促进科技进步措施。如国家科委负责实施生物技术、信息、自动化、能源和新材料等五个高技术研究的“863”计划,支持农业发展,促进农业高科技的应用和开发。同时我国农业在实现商品化、现代化的进程中,正转向高产、优质、高效并重发展。但从研究领域看,大多数研究局限于城市的传统工业,缺少对传统农业改造的研究和探索。这严重阻滞我国农业技术的进步和现代化进程。因此,我国对农业的科技创新还不够快。但我国增加了对其的研究与发展投入,逐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以实现农业的现代化。
我国的农业科技创新越来越受到重视。农业科技创新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各方面的问题都很重要。一要突出农业科技创新的重点。稳定支持农业基础性、前沿性、公益性科技研究。二要明确农业科技创新方向。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把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作为主要目标,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构建农业安全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
我国农业科学研究是在20世纪50年代形成的多系统型体制,简称“四个方面军”,即国家、地方(省和地市)、高等农业院校和中国科学院有关科研单位等组成。他们各有各的分工和范围。截止2003年底,全国从此业人员9.57万人,科研5.7万人,生产经营2.57万人,省属机构47186人,地市属37502人。目前,全国高等农业院校60余所。我国的农业科研机构越来越多,技术越来越好,涉面越来越广,促进了农业科技创新发展。
50多年来,在不同历史时期,各级农业科研单位认真贯彻“理论结合实际,为生产建设服务”,和“科技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技,努力攀登科学高峰”的方针,不断努力,为我国“三农”和农业科技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查阅《国家奖励农业科技成果汇编》得知,从1964-2005年期间,全国各级农业科研单位、农业和综合性高等院校、技术推广单位和部分企业等,共取得国家奖励重大农业科技成果1631项。其中种植业占的最多,1207项,74%。在农业科技成果获国家发明奖中,动植物新品种类成果占49.2%,应用技术类32.3%,新产品类18.3%,在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动植物新品种类占27.5%,应用技术类45.6%,新产品类11.4%,软科学和应用基础类15.5%。结合获奖范围可看出,我国的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多,发展方向广,但不足的是大奖项较少,国家奖励的农业科技成果总体数量呈下降趋势,获奖等级偏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存在后劲不足,创新机制和体制不顺等问题,科技创新还不能全面支持农业生产发展需要。
科学技术是潜在生产力。当今世界竞争激烈,根本上就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只有把它应用于生产实际才能成为现实生产力,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我国就此专门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我国的科技工作者也作出相当贡献,但由于种种原因,它是一个较薄弱的环节,其转化率仅35%左右,而发达国家70%-80%,远远高于我国。分析我国的科研成果转化存在问题,主要是科研成果自身的障碍因素,及农民对成果吸收转化的障碍因素等。
主要表现在农业科技成果的无效供给;农业科技成果研究周期长,利用周期短,导致适用技术供给相对缺乏;农业科技成果低偿或无常偿转化,影响科技人员进行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农业科技生活转化的周期长,影响成果推广的速度。
我国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小,土地细碎化,不利于农业成果大面积推广应用;高素质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实现角色转换,留守人员多年纪偏大,妇女居多,文化素质较低,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差;现行的农产品价格体系,致使农业比较效益变差,农业科技投入缺乏外部刺激和内在动力。所以我国的科技创新发展缓慢,还有很多的路要走。
农业科技创新走向大众化、专业化、信息化、智能化等,已成为显而易见的发展趋势。将产生巨大生产力,促进农业快速发展。主要表现在:
农业创新发展已与信息化密不可分。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从60年代开始,80年展,90年代高潮,已成为时展趋势,与此相关的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对传统农业的现代化改造产生深刻影响,气象和病虫害测报预警、精细灌溉、精准施肥等将以全新面貌出现。
在农业中运用智能技术,对复杂的过程进行量化和集成,综合和分析,达到科学认识和决策管理,基础是系统的模拟模型。如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就开始土壤–植物–大气系统的水循环(SPAC)等模型研究;随计算机技术发展,农业专家系统(AES)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得到长足发展;1996年,国家863计划设置了“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工程”项目;在农业应用方面,中国农业大学已建立了虚拟土壤–植物系统实验室,在虚拟玉米方面得到很好应用。这些与国际接轨的成果,标志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上升到一个新台阶。
动植物育种,微生物发酵、基因工程等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必形成一个以生物技术为主导的新技术革命浪潮,将使农业进入一个高生产率、高效率和高速度发展的新阶段。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中国居民对非洲纺织原料和热带经济作物产品的需求也逐渐增强。正因为中国和非洲在农产品生产和贸易上具有一定的互补性,20 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同非洲国家的合作全面展开,中非农产品贸易发展也迅速提高。自从中非建交以来,中国与非洲双方充分发挥彼此资源条件和经济结构等方面的互补性,按照互惠互利、平等相待、讲求实效、共同发展的原则,不断加强经贸合作,努力实现共赢互利。
非洲国家的对外贸易出口主要以矿产品和农产品等初级产品为主,其中在非洲的对外贸易中农产品贸易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有32个国家的出口贸易以农产品为主其,出口额约占非洲出口总额的1/4。此外,在非洲,除南非和利比亚等国外,其余国家都是以农业为主,农业人口约占总人口的2/3,并且有1/2的国家农业人口占80%以上, 有21个国家的农业产值比重超过30%,农业产值约占非洲国民生产总值的五分之一。虽然农产品贸易在非洲一直处于逆差地位,但农产品贸易出口仍是非洲国家赚取外汇的重要来源。
中国在世界农产品贸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世界上主要的农产品贸易国之一。中国的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出口额在全国出口总额中占有一定的份额,农产品贸易一直是中国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中国的农产品进出口逆差连续减少,改善了其农产品贸易逆差过大所导致的不利情况。2008年,中国农产品贸易总额达985.5亿美元,成为世界第4大农产品贸易国。2011年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额高达1 556.2亿美元,增长27.6%,为2001年的5.6倍,进口额增长仍高于出口额,逆差额高达341.2亿美元,同比增长47.2%。农产品进出口持续较快的增长,并创造出历史新记录,表明了中国正在向农产品贸易大国迈进。
以2000-2011十年间中非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额及其在世界农产品贸易总额中的份额及中国不同农产品进口变化作为参考数据,非洲农产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的变化趋势如下:
引自:杨军等《中非农产品贸易结构变化趋势、比较优势及互补性分析》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出非洲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在缓慢提升。尽管非洲农产品的RCA值一直小于0,处于较低水平,但是,非洲农产品的RCA值一直基本保持稳定,尤其是从2008年之后大幅度上升,2010年RCA值为-0.08,这意味着整体比较优势水平已经逐渐在显现出来。从图2中我们可以看出,非洲的园艺产品和纺织原料农产品在世界农产品贸易中具有明显比较优势。除此之外,纺织原料农产品的RCA值2010年也提高到0.6,园艺产品的RCA值2010年提高到0.60,其它农产品的RCA值也基本保持稳定。但是,非洲的谷物、油籽和植物油的RCA值一直在-0.7附近小幅波动,呈明显偏低状态,这意味着非洲的谷物供不应求,需要进口大量的谷物以满足本地区的粮食需求。
以2000-2010十年间中非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额及其在世界农产品贸易总额中的份额及中国不同农产品进出口变化作为参考数据,中国农产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的变化趋势如下:
从上图3中可以看出,中国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在不断下降,1992~2010年,中国农产品的RCA值由1992年的0.36下降到2010年的-0.2。整体上看,中国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但是从图4中可以看出,中国园艺产品和加工农产品在2010年RCA值分别为0.51 和0.33,两者在世界农产品贸易中仍然保持较明显的比较优势。而动物产品的RCA值趋近于0,表明其比较优势趋向于消失。同时,2010年纺织原料农产品和谷物、油籽和植物油的RCA值在已经接近-1,表明中国这两类农产品的贸易在出口方面已经不具备比较优势了。换句话说,中国具有较明显的比较优势的农产品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农产品上。
一个国家对外经贸活动地位受其生产要素禀赋状况的好坏的直接影响。从一些最基本的要素――土地、资本和劳动力这三大要素状况进行比较,中国的劳动力资源及土地拥有量都明显具有优势。
我国是世界上渔业生产大国,2012年,我国水产品出口111.8亿美元,同比增长8.3%,比去年全年水产品出口增速降低22.1个百分点。食用蔬菜、鸡肉制品、肠衣、茶叶、花生等在世界上也名列前茅。
为了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满足消费者对农产品进口国的质量安全标准的要求,近年来,农业部修订且制定农产品国家标准450多项,行业标准1550项,开展创建“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县”活动,从生产源头抓农产品质量安全。另外,在国家、地方各级政策的引导和鼓励下,与WTO规则相衔接的出口政策不断完善,法制环境逐步建立,都大大促进了我国粮食产品质量的提高。
虽然中国与非洲距离遥远,但同样作为农业经济国家,两国产品的经济规模、互补性、人口和需求等都极大地促进了双边农产品进出口的发展,双方农产品贸易发展具有很大的潜力。通过基于互补性指数来评价中国和非洲农产品贸易之间比较优势,结合中非农产品贸易的现状,本文认为随着非洲农业自然条件和投资环境的改善以及中国农业对非洲的适应性等因素,中非农产品贸易将有着美好的前景,随着非洲国家对中非贸易认识和理解水平的不断加深,中非贸易额必将会达到新的高度。
[1]马晓辉,王粹月.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现状及优劣势分析[J].当代经济,2006,(10)
[2]杨军,杨文倩,李明,王晓兵.中非农产品贸易结构变化趋势、比较优势及互补性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2,3
在不同的生产环节和不同作物上,我国农业机械化的水平也是有着很大的差距的,我国水稻的种植面积和产量有着明显的降低的趋势,主要原因就是我国水稻机械化的水平明显落后和南方的部分土地存在抛荒的现象,棉花目前还没有机械化的能力,而玉米在少数地区也还是刚刚起步的阶段,一些节种节肥节水性能较好的机具普遍都存在着水平低、数量少的问题,所以始终都无法大面积的推广使用。另外,由于我国农机产品还存在着短缺和过剩并存的问题,这也严重影响了我国农机产品的工作效率及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农民之所以愿意购买农业机械产品,就是要在省时省力的同时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而在我国的很多地区的农民的经济条件不允许他们购买农业机械,或是他们用不好这些产品,这也就制约了农机水平的提高。具体表现为:
一是“买不起”,我国农田机械产品的价格基本都在1-10万元之间,最小型的产品也在5000元左右,即使各地都出台了购买农机产品的补贴政策,但补贴的力度较小,对于普通的农民来说,价格还是无法承受的;
二是“不会用”,在农民购买了这些产品后,各地的农机管理部门对于农机具的引进、推广以及使用技术的培训等工作都还无法有效、顺畅的开展,所以很多农民都不能很好的使用这些农机产品;
三是“效益差”,因为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所以在他们使用农机产品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问题,设备也容易出现故障,也没有形成完善的农机作业市场,很多农机具都处于闲置的状态,无法发挥出农机产品应有的经济效益,这也就降低了农民购买和使用农机产品的积极性。
首先,我国的农业机械发展应更加重视对高科技的投入和应用,我国的农业机械装备技术应与信息技术、仪器与控制技术、现代液压技术以及现代微电子技术等先进的科学技术有机的融合,同时应该向着机电一体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快速发展了;其次,当前我国应继续研发和生产与我国农业生产的实际特点相适应的农业技术设备,认真分析和研究我国农业的生产规模、农业资源、经济实力以及农艺制度等现状,结合我国农业生产的自身特点,从而发展出与之更加相适应的农业技术设备;最后,应逐步提高农业装备产品的质量,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生产农业装备产品的企业应建立一套完善的产品质量保证和质量管理的体系,提高农机产品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可操作性和舒适性,进一步的改善使用人员的作业条件,从而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智能化以及自动化将是我国社会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也是我国发展高效节约农业的最重要措施。
要想真正的实现农业机械的自动化控制,首先我们必须能够实时的监测农业装备的工作状态,发现问题及时改善,其次就是要能够准确的评价农产品的生物学的活动和性状,所以应用农业专用的传感器技术就显得尤为关键了。现阶段,农业传感器的应用效果还是比较理想的,采用谷物湿度传感器谷物的湿度进行实时的监控;采用温度传感器能够准确的测量粮食烘干和储存过程中的实时温度等等。
在农业机械装备中应用计算机技术和电子技术,将进一步的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发展,小型化、微型化的芯片的出现也为农机产品实现完全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提供了可能,比如说在农机装备上安装电子监控装置,这样农民就可以实时的掌握装备的工作状态,出现故障时可以即使的进行调整,提高作业的质量。我国电子设备的性能越来越完善,农业装备也能够更好的适应灰尘、潮湿以及噪音等不利的环境,其可靠性和耐久性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作为机电一体化的实例,农用机器人集合了人工智能、自动控制以及机械电子计算机等多种高新技术,农业的作业对象和环境的复杂多变性对农用机器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虽然现阶段农用机器人技术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但是随着计算机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这项技术也将越来越完善。
这一内容的核心思想就是要及时的获取农作物的产品并掌握影响生物生长的环境因素的有关信息,分析研究其原因,从而制定出经济上有效并且技术上可行的改善措施,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调控,主要的支持技术有智能化农业机械技术、决策支持系统、3S技术以及信息采集和处理技术等。在我国工业上人工智能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了,所。